生活最怕的三件事:不坚持选择不会选择不断地选择。
有少部分同学应该早已决定了考试报名院校和专业,还有那种非某个学校不上的。对于这种态度很坚定的同学来讲,鼓励大伙坚持我们的选择,毕竟筹备了很久,不要随便改变。另外,距离考试时间已不多,另换院校和专业的本钱和风险太大。
对于后两件事:不会选择和不断地选择,结合多年考研考试报名数据,总结出“六大潜规则”,并举例予以解析。同学们只须深入知道这六大潜规则,并尽量在考试报名时防止,考研的成功率无疑会增大很多。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下面为大伙解析。
所谓“潜规则”并非考试报名内幕或者什么报料之类,而是大多数考生不熟知甚至不了解的一些招生考试和复试过程中的重点。不知道这类或者所知不,做出的考试报名决策非常可能比较盲目或者与自己实力和愿望紧急不符。这势必严重干扰考研学子的将来。到底是哪六大潜规则呢?
考试报名名校热点专业的同学必须要仔细看看,以免做出终身后悔的选择。复试决定考生的最后命,同学们从目前起就要有足够的看重!不要等到冲过初试这座独木桥才发现复试原来“机关重重”而悔之晚矣。
3、躲避专业信息不透明的院校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研,对不少同学来讲就是一场改变命的战争。假如对“敌情”知道不多甚至完全不知道,想打赢这场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另外,所谓信息透明从看来都是相对的。假如考试报名院校不公布重点信息,而本校本专业考生又能经过各种途径拿到这类信息。信息不对称,这仗如何打?
方法只有两个:第一,想尽所有方法学会尽量多的信息第二,若没办法学会一手信息,那就在考试报名时躲避信息盲区,探寻透明地带。如此才能与海量角逐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那样,考研学子具体要学会什么“敌情”呢?学会专业招生数、专业课和专业课教程等是最基本需要。信息透明的院校应该至少做到公开相应的数据。
第一,专业招生人数应公开
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某专业招生人数越多,考生的机会也就越多。因此,除去实力超强的学霸或非某一个院校专业不考的“忠实粉”以外,为了尽量增大考研成功率,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招生人数多的院校和专业。假如两者都不是,就不要加入到千军万马之中挤这一坐独木桥。不然,不是勇敢更不是执着,而是重在参与甘当炮灰。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招生单位都会在专业目录中公布每个院系专业的招生人数。但,也有少数招生单位不公布或者只不过说明具体某个院系总共招多少学生,而没明确每一个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不了解具体信息盲目考试报名,风险势必增大。下面以实例来讲明。
下面表格是2014年中山大学部分热点专业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和推免人数。
学科专业
学科方向
报名人数
录取总人数
其中录取免试生人数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4
金融学
3
3
3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69
不分方向
55
11
7
120200
工商管理
01
会计学
6
6
6
120200
工商管理
02
企业管理
205
27
19
120200
工商管理
03
旅游管理
20
8
学科专业
学科方向
报名人数
录取总人数
其中录取免试生人数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4
金融学
3
3
3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69
不分方向
55
11
7
120200
工商管理
01
会计学
6
6
6
120200
工商管理
02
企业管理
205
27
19
120200
工商管理
03
旅游管理
20
8
4
120200
工商管理
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31
7
4
120200
工商管理
20
财务与投资管理
2
2
2
120200
工商管理
21
产业组织与管理
16
7
2
120200
工商管理
22
推广学
78
18
15
4
120200
工商管理
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31
7
4
120200
工商管理
20
财务与投资管理
2
2
2
120200
工商管理
21
产业组织与管理
16
7
2
120200
工商管理
22
推广学
78
18
15
不需要细看,同学们一眼就能发现一些重点信息。其中,金融学、会计学和财务与投资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录取总人数与推免生人数相同。这就意味着,这三个专业去年没对外招生,全部是保送生。所以,2014年考试报名中山大学这类专业的同学即便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成功。另外,还可以发现其他专业推免生占录取总人数的比重比较大。
因此,2015年选择中山大学的同学需要搞了解真实的留给统考生的招生名额。考试报名其他高校尤其是热点专业的同学也要弄了解这一点。今天报名第二天,还来得及改变。不然,从考试报名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
第二,专业课应公开
假如没专业课,考研怎么样复习?全国600多个招生单位,大多数都为考研学子提供专业课。只不过提供方法有所不同。其中,大概七十多所高校把近三年的专业课都放在本校研招板块,考生可以自行下载。有些高校服务非常到位,会给考试报名本校的考生邮寄相应的专业课。更多的是为考生提供购买邮寄服务。
其中,有一些高校不对外提供专业课。看起来是对所有考生同等看待,但本校本专业考生无疑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优势。他们可以经过各种途径多少拿到一些,这就对外地考生极不公平。所以,考试报名这种高校的考生假如想尽所有方法还不可以搞到就算是一年的,建议你果断舍弃。
学校不提供,并不意味着从其他途径找不到。网络上就有不少资源,网上资料板块已经积累了十万多份专业课。其中,七十多所高校公开的专业课在这里都能找到,而且年份非常齐全。同时,还烧钱买了一批最新的。所有资源全部免费开放。找不到的同学可以来看看。
第三,专业课教程应公开
不少高校在招生专业介绍、参考书目和考试概要中都公开了每个专业的参考教程。这种做法无疑很大地便捷了考生复习。但,也有高校尤其是一些名校不指定参考书,这就增加了考研困难程度。漫无目的的复习一定不可以。
假如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其实也有方法应付。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向已经考上的学长打听。还有就是可以参考近期一年的参考书,一般专业课教程几年之内不会有变化。另外,没参考书,但必然会有专业课考试概要。所以,关于参考书,同学们不必过多考虑。
以上内容中,招生人数、推免人数最为要紧。其实,不少高校都有公布近几年的有关数据,一般都在官方网站研招板块能找到。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咨询研招办或考试报名院校有关负责老师,甚至可以向专业导师打听。总之一句话,就是想尽方法学会更多的信息,把不透明变为透明。